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油库遭袭击起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伊朗油库遭袭击起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的地区是哪里?
(1)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2)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中东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中东的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3)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故答案为:
(1)波斯湾;沙特阿拉伯;
(2)海运;西欧;美国;日本;
(3)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号称“世界油库”的中东波斯湾地区,确实名不虚传,无论是沿岸沙漠地下还是波斯湾海底,大大小小的油田星罗棋布,像“浸泡在油海中”一样。
从阿曼到伊朗,在波斯湾周围的8个国家里,到处是一派石油工业的繁荣景象:林立的井架,纵横交错的油管,一座座闪着银光的大油罐,繁忙的有港,穿梭不绝航行于波斯湾中的超级大油轮。
以下几项数字,可以说明这个油厂有多大。
1982年初探明储存量达497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4%,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国就独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世界上21个探明储量在6.8亿吨以上的特大油田中,波斯湾地区就占14个。
不属于海湾六国的是哪个国家?
海湾六国主要是指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1981年5月,海湾地区一些国家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这六个国家是成员国。进一步地说,“海湾六国”就是指毗邻海湾的这六个阿拉伯国家。号称“世界油库”之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为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国家等。
海湾六国指的是中东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阿曼。不属于海湾六国的是埃及、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土耳其、也门、利比亚、苏丹、南苏丹、肯尼亚、吉布提、坦桑尼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突尼斯。
原油减产协议或将提前结束,原油后市如何发展?
虽然是老问,但对世界石油格局一直有效,两年中参答者不多,大约是能回答者真的很少吧?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世界石油博弈的主线很清晰的:
美国要高油价保证自己的页岩油获利,同时让世界能源进口大国如欧中日韩印等承担成本,且供应不顺畅,也不能让出口大国俄罗斯占便宜。同时,作为传统石油使用大国,美国还需要传统石油价格处于低位。
看似同时实现上述目标很矛盾,其实凭超级大国的底蕴,以及一群追随的西方国家,美国是可以实现的,而思路也简单――
- 控制一切可控制的产油国,简单讲就是除俄罗斯之外的产油国。美国对伊朗是下死手,也是为了控制。
- 用尽手段垄断用油国的供应。如美国要大国削减年2000亿美元的顺差,如果全用其油且由其定价,就很简单了――年均进口5亿吨,吨均200美元,就是1000亿美元
别看石油减产协议并没有美国参与,但首先是美国在背后操控。因为只有美国有能力或引发战乱威胁,或引发金融震荡,或干扰贸易破坏生产。
减产下,美国更容易实现其控制石油的目标,因为石油生产国全凭出口支撑,无论减价还是减量,必然引发相关企业破产,甚至于国家动荡,如委内瑞拉与伊朗正在经历的情况。
就当下看,美国已经在沙特驻军加强,攻占了日韩印市场,非美系生产国陷入更深的内乱。而美国又重新提起对俄输欧能源线建设的制裁――最早只是北溪2号,现在又加上土耳其溪了。
可以肯定,减产协议后,石油价又是一轮高涨――让美国及其系内的产油国补上前期损失的财力。
当然,上面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国规划中的、没有其他势力抗衡的世界格局下。而美国在自身疫情如此严重下,断然重启对大国方方面面的制裁,就是想迫使大国妥协,顺从他的安排行事。
Opec减产协议目前达成一致就是维持100%的减产率。短期来看,近些日子利空因素较多,美元强劲压制大宗商品,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库存意外增加,利比亚产量恢复,伊拉克出口增加,伊朗有望于俄罗斯迎来合作,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也有松口的迹象。但中长期来看,原油价格预计会宽幅震荡,一是后期不确定因素较多,二是需求不断增长。三是原油价格有望维持在页岩油增产而欧佩克减产保价格的框架不变,所有有望维持一个平衡,稳健的抬升价格中驱。
OPCE减产有效,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OPEC的石油供应减少超过180万桶/天,全球原油库存回到五年平均水平。当油价升到80美元的时候,由于OPEC增产的不确定性导致油价回落。
市场预期,OPEC可能要决定增产,上周五(6月15日)俄罗斯和沙特表示将会放松供应限制,增加出口。此前,俄罗斯原油产量也有增加。
但是,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几点因素:
1.美国制裁伊朗。伊朗的石油供应量可能减少50-100万桶/日。
2.由于地区冲突,利比亚两家最大的石油港口上周已经停止装载石油。要知道,目前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恢复到了约100万桶/日,大概是一年前的两倍。但是最近的冲突告诉我们,利比亚的石油产出存在风险。
3.尼日利亚因为一条重要的输油管道已经关闭,石油出口也在下降。有外媒估计,尼日利亚的石油出口可能从6月份略低于180万桶/日的水平,将至7月份的143万桶/日。此外,尼日利亚邦尼轻油出口油库可能遭遇不可抗力影响。
4.委内瑞拉等主要产油几个地区的严重停产。以委内瑞拉为例,今年的石油产量已经减少了35万桶/日,而且还在加速下降。其国家石油公司在加勒比地区的炼油厂和储藏设施运作受到康菲石油公司的干扰。此外,委内瑞拉石油设施因为破旧,其产量因此受限。委内瑞拉平均石油产量为139万桶/日,正在迅速将至100万桶/日的重要心理关口。
5.中国需求,中美贸易战可能中断中美之间的原油贸易,中国原油的需求仍比较强劲。不仅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印度,马来西亚,日本等多所代表的的亚洲能源消费区和欧美能源消费区将推动全球原油市场需求上行。
所以,问题是,OPEC增产,能否覆盖这些“消失的产能”和增长的需求,尽管我个人认为全球供需面中期可能会继续推升油价,但是短期我们先关注即将召开的OPEC会议的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油库遭袭击起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油库遭袭击起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